第5章
入夜。
直至看着朱标安然睡下,步伐略显年迈之态的朱元璋,才在宫女的搀扶下,准备回寝宫。
“等一下,扶咱去东阁!”
寝宫门口,朱元璋忽然想起了什么。
来到东阁,他借着烛光,俯首案牍之上,目光专注,似在期待什么。
终于,凌晨十二点,也就是亥时。
案牍上的金光再次显现!
“今天见到老朱头了,果然如传闻所说,一张鞋拔子脸,忒丑了点......”
只看到第一句话,朱元璋脸色一黑,差点就喷出了一口老血。
咱等了这么久,就等来个这个?
“也不知道老朱头抽了什么风,莫名其妙让我去照顾朱标,还搭上了我一颗上好的药草!”
朱元璋继续观看,不由的会心一笑。
楹儿这小子,怕是不知道自己能看见他写的内容吧。
不过话说回来,楹儿哪里来的这么神奇的药草?
“不过也好,如果按照接下来的进程,朱标病逝,蓝玉将军居功自傲,必会惹怒老朱头,为了给皇孙朱允炆铺路,就会发生惨死上万人的蓝玉案。”
“救了这么多人,我也算功德无量了。”
看到这,朱元璋脸色一愣。
这事他倒是没有仔细琢磨过,但如果标儿真的死了,那么效忠于太.子.党,拥兵自重的总兵蓝玉,确实是个心腹大患。
当真蓝玉不知收敛,以他的雷霆手段,必会想办法将其处死,稳保皇室。
没想到,楹儿想的居然如此深远。
嗯,或许是个可造之材!
就在这时,朱元璋一眼瞥到案牍上的一道奏疏,正是从军中一路呈上来的。
此为蓝玉捷报。
说是平定了西北,为了彻底解决西北的遗留问题,请求率兵讨伐朵甘、百夷等部落。
朱元璋眉头深皱,想了想,便写下了一道皇命,让蓝玉班师回朝。
是时候,要敲打一番了。
“蓝玉案处死了一万五千多人呐,老朱头为了皇室地位,断绝逆臣,当真残暴无比,这样一来,大明有多少能人异士,都不够杀的。”
“无能用之人,大明早晚必亡。”
“再加上禁海政策,中外不通,无法取长补短,也不利于国情发展,大明是厉害,但为了提防海贼骚扰,区区小事就闭关锁国,划不来呀。”
嗯?
这话一听......居然有些道理。
朱元璋望着案牍,沉思不语,难道禁海政策,真的是错的?
可咱大明是全天下最厉害的大明,其他海外羸弱小国,能有什么东西让咱有可取之处?
但楹儿有一点说的很对!
咱杀了太多人了,身边能堪重任的大臣,寥寥无几,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,咱也是迫不得已啊。
朱元璋愁思万千,正要继续看下去,还能写些什么。
“唉,郑和早点下西洋就好了。算了,就写到这吧,明天老朱头还要让我去上早朝,要早点休息咯。”
郑和下西洋?
此人又是何方神圣?
眼瞅着案牍上金光消失,朱元璋瞪大了眼珠子,这臭小子,话说到一半就没了,简直让咱恨不得心痒痒!
“毛骧何在!”
朱元璋抬头,突然朝着门外喊道。
话音一落,一名黑影闪进了东阁,跪拜在老朱头的案牍前。
“臣在!”
“咱命你马上派出人手,去找一位叫郑和的人,查清此人的来历禀报于咱!”
作为大明锦衣卫指挥使,毛骧领命之后,马上退了出去。
深夜,上百黑影从南镇抚司,缇骑四出!
......
“叮咚,恭喜宿主完成一篇日记,奖励番薯x200斤。”
“番薯:皮色朱红,心脆多汁,生熟皆可食,产量极高,广种耐瘠。”
番薯??
看着眼前地面上,突然出现的一大袋刚刚出土的番薯,朱楹傻眼了。
你特么的,给我这东西有毛用!
还想着,趁着凌晨冷却刷新,早早写完一篇日记,看看能得到什么奖励,结果是一袋番薯......
还不如之前那根药草呢,起码还能救命!
就这样,朱楹带着一肚子牢骚,和衣而眠。
......
早上,奉天殿。
满朝文武手拿朝笏,急匆匆踏进殿内。
朝笏这东西,其实就是一块备忘录,上面写着当天用来奏疏的内容,以免忘词。
作为第二十二皇子,朱楹手里也像模像样的拿着一板朝笏,战战兢兢的走进大殿。
“第一次上早朝怎么样才能装作很平常的样子,在线等挺急的!”
朱楹忐忑的左顾右望,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。
好在这个时候,一个熟人迎了上来,正是昨天被自己救了一命的老朱头宠儿,太子朱标!
“楹弟,你来了,就站在我身边吧。”
朱标见到朱楹,很是亲切的走了过来,揽着朱楹的胳膊,带到了自己的身边。
见到这一幕,不少大臣和其他皇子的目光有些惊愕,什么时候两人这么亲密了?
作为在皇子之间,最没有用处的小透明朱楹,几乎没有任何皇子与之来往,因为在他们眼中,安王朱楹,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藩王。
也正因为此,在大明四次谋反大案之中,历史上的朱楹都没有受到波及,在自己的平凉藩地之中,平淡的过完了一生。
所以,看到朱楹居然和太子朱标走的如此之近,顿时不少人心中暗起云涌。
“楹弟,你昨天喂我吃下的那株药草,果真奇特,只一晚我便感觉浑身精力充沛,不知你那还有多少这种药草,可否多给我一些?”
朱标丝毫不介意他人异样的目光,微微低声冲着身旁的朱楹询问了一句。
“太子殿下,这药草我仅有一株。”
面对朱标恳切的话语,朱楹有些受宠若惊的说道。
这可是真真的太子啊。
“哦?如此,倒也谢谢楹弟的慷慨了,你救了我一命,我自会封赏你的。”
说完,朱标转过头去,正衣冠看向龙椅所在的方向。
此时,洪武皇帝朱元璋,身穿皮弁服,在太监的搀扶下坐到了龙椅上。
“升朝!”
“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
随着一声刺耳的鸭公嗓,文武百官齐齐躬身高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