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—这火候与甜度,竟与母亲当年的手艺分毫不差。

抬眼见顾承洲耳尖泛红,忽然想起上月去顾家补课,撞见他在厨房对照泛黄的笔记笨拙称量***。

观光栈道忽然传来孩子们的欢叫。

浩浩举着菌丝画板跑来,十二岁的少年已蹿到林穗肩头:“妈!

我们班要来做研学旅行啦!”

念安抱着文献资料跟在后面,胸前的“小小科学家”徽章晃呀晃的。

夜风裹着菌香拂过观景台,顾承洲突然握住林穗的手:“其实今天还有份文件......”他声音罕见的发颤,掏出的却不是图纸,而是印着双喜字的烫金请柬。

林穗翻开请柬,内页菌丝绘就的并蒂莲正在显微图案中舒展。

这是他们为非遗传承人设计的婚书,此刻“顾承洲、林穗”两个名字在菌丝网络间紧密缠绕。

“三年前你说菌丝连起来就不会孤单。”

顾承洲指腹摩挲着她腕间的旧疤,那是暴雨夜抢救菌种留下的,“现在我们的菌丝,已经连到了敦煌,连到了平潭跨海大桥......”远处忽然升起万千孔明灯,村民们捧着菌丝灯笼涌向广场。

王会计带着合作社女工们唱起改良的采菇调,电子大屏同步直播着厦门、敦煌、杭州等七个分会场的祝福。

在念安和浩浩的起哄声中,顾承洲变戏法似的捧出个铁皮盒。

生锈的盒盖打开,当年那个易拉罐拉环躺在菌丝制成的戒托上,经年岁月将其打磨成温润的银白色。

“这次是真的。”

他单膝跪地,身后星空与灯海连成璀璨的河,“菌丝降解需要七十年,你愿意......”林穗的应答被淹没在欢呼声里。

她俯身时,浩浩突然大喊:“顾叔叔你手机响了!”

顾承洲手忙脚乱摸出震动的手机,屏幕显示“平潭项目组”。

在众人的爆笑声中,他咬牙按下免提:“顾总,菌丝混凝土在浪涌测试中......现在在求婚!”

向来冷静的男人几乎破音,“待会数据发邮箱!”

星河倒悬的春夜,林穗望着他泛红的眼眶,忽然想起那个菌棚坍塌的雨夜。

原来有些星光,真的需要穿越十年云雾才能抵达眼前。

婚礼定在银耳丰收季。

菌类博物馆中厅摆满菌丝编织的喜字,宾客们品鉴着最新研发的菌菇宴。

当念安和浩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